“创新,既需要天马行空,也需要脚踏实地。”这是江西省路港工程有限公司五星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罗凯对于创新的理解,也是五星工匠创新工作室一直在践行的事情。
五星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22年2月,以“五星智造,匠心筑港”为理念,以“五小”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创新活动,带动一线职工扎根生产环节刻苦钻研,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充分施展创新才能,让职工队伍素质得到很大提升。“工作室非常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对于一线肯吃苦、敢创新的年轻职工大力支持,现在成员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6岁。”罗凯介绍。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五星工匠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师带徒”“传帮带”活动,鼓励在日常工作中“师徒结对”,加快年轻职工成长步伐,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加快成长为各岗位上的业务骨干。“按照‘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原则,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作为师傅,通过自主自愿、双向选择的方式,结成师徒对子或工作搭档,按照‘一带一、一帮一’的方式,为青年人创造一个深入学习、快速成长的环境。”罗凯介绍。
对于工作室的年轻成员,罗凯常跟他们聊天、谈心,让他们说出顾虑,并鼓励他们建言献策。工作室成员周丰生介绍,在业余时间,工作室还牵头组织技能培训、经验分享、技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整个公司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工作室的这些举措,为公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生产中的各种创新发明打下了坚实基础。”罗凯自豪地说。
五星工匠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实用为导向,从生产一线中的痛点入手,推动微创新转化为新成果。如气保焊一体式防护集成手推车,码头预制面板自带钢筋定位卡槽组合式模板,北斗智能强夯检测系统,港口智慧工地数字孪生精细化施工成套技术……
“气保焊一体化防护集成手推车,把气保焊的防护措施与消防措施集成在一起,既保障工人现场作业安全,同时还方便工人对设备进行运输、操作。”工作室成员魏必文自豪地说,码头预制面板自带钢筋定位卡槽组合式模板也是自己的创新成果,利用这种模板完成的预制面板,钢筋保护层合格率100%,板面主筋间距合格率100%,有效确保了预制面板安装后主筋连接规整可靠。
“我研发的北斗智能强夯检测系统依靠北斗厘米级定位系统,通过加装的液压传感器及测距模块,实时将施工过程中的夯击次数、夯锤落距、夯击能、夯沉量等施工参数进行记录,这样每一次夯击后不需要人工测量,可组织夜间施工,大大提高了效率。”工作室成员汪国喜介绍,该系统在星子沙山码头项目上应用,原先计划2个月完成的地基处理,在没有增加设备的情况下仅耗时1个月就全部完成。“生产一线是技术问题最集中的地方,而一线职工是生产设备的直接操作者,我们最容易发现问题出在哪,哪里最需要进行工艺和技术方面的改进创新。”罗凯微笑地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工作室已经有19项创新成果,为公司节约了500多万元成本。
精研技术,砥砺创新。五星工匠创新工作室将继续扎根一线施工现场,带动广大职工参与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的热情和积极性,从“小”做起、逐渐积累,从而释放出创新创造的巨大潜能,为全省水运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