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0.59元(含税)。截至本年报披露日,公司总股本710,629,386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1,927,133.77元(含税)。如在此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红比例。本年度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此预案尚需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电子防务装备领域相关行业以服务国家安全为主要使命,业务系统与产业链相对独立,行业上下游的核心供应链大部分处于军工科研生产体系内。相关产品具有高技术、高投入、专业性强、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高、产品附加值大等特点,全产业链涉及研发设计、材料制备、零部件制造、整机总装、试验检测、维护维修、人员培训、专业服务等多个环节。该行业具有核心技术复杂、产品工程化程度高、上下游产业链覆盖面广、行业壁垒高准入门槛高的行业特点,以及产品多功能综合一体化发展趋势迅速,高质量和高可靠性要求全面强化的发展特点。其中:水声电子防务行业主要服务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该行业的相关产品作为防务类产品而言,存在着更新换代周期快,后续维护、修理的售后需求延续性强的特点,且变更供应商需要较复杂的流程,因此一旦产品被纳入采购计划,客户的采购一般较为稳定,使得行业供应商在较长时间内能够获得稳定可靠合同。在这些特点之外,水声电子防务行业相比于一般特装电子行业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说该行业是一个对工程性和实践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其所依赖的水声电子技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实验性学科,从事该行业产品的科研生产,需要基于各类水面水下防务平台通过试验积累丰富的湖试、海试等试验数据,同时兼顾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海洋物理等多项高新技术领域能力;从应用领域角度来说该行业主要为各类水面及水下舰艇、有人与无人海洋装备平台提供配套装备,是这类防务平台感知、通信、对抗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些特点使得水声电子防务行业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行业准入门槛。目前行业内生产企业主要根据特定用户订单生产,产品销售数量与产品价格主要与国防领域相关能力建设布局密切相关。
特装电子行业是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防战略强调“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包括信息系统、整机、零部件、配套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电子功能材料等一系列相关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通道中。目前该行业具有国产化需求迫切、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严格、产品定制化特性高、采购行为具有稳定性、市场排他性等特点。在国产化需求方面,特装电子行业面临着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和核心部件国产化更加迫切的需求,特装电子行业大力发展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当前主要方向;在保密性和安全性方面,由于客户对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使得行业参与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保密安全资质或认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厂商只能从事较外围不涉及核心的配套相关工作;在产品特性方面,特装电子行业对产品的定制化要求高,相关产品相对于民品而言具有个性化、小批量的特点。客户对相关产品会依据应用环境、指标、参数、性能提出特殊的要求,并要求配套厂商配合研制,定制化的特性较为明显;在市场准入方面,行业供应商一旦进入客户的《合格供方名录》,一方面意味着被纳入严格的采购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与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相关产品一旦列装批产,如无重大技术更新或产品问题,客户原则上不会轻易地更换产品供应商,并对后续的产品维护、更新、升级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因此,特装电子产品市场具有一定的行业壁垒。
在国防建设向新质战斗力生成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公司主营业务聚焦方向上的水声电子及特装电子行业都呈现出技术高速迭代,需求更新升级的特点;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快速发展导致新需求不断涌现;深海及无人领域的防务装备正在蓬勃发展;防务类产品全方位自主可控成为行业刚需。
域广,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以及加快工业转型和现代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在国际环境压力加大、行业转型趋势增强的关键阶段,该行业近年来呈现产业韧性强、创新推进快、转型升级稳的特点。
公司旗下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业务,从业务的具体分类来看,绝大多数还隶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方向,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领域。还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共有的特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智慧城市方向上,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智慧城市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市场规模达到9,397.10亿元,较去年有所增长。其中,基础设施及物联设备投资额最高,为5,456.2亿元,ICT服务投资为1,624.4亿元,占比17.3%。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不断出台积极政策推动智慧城市各方向应用加快向智能化融合、向数字化转型。在智能交通方面,交通运输部2024年5月发布《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提出要“推动跨领域产业融合,围绕协同创新发展,实施车路云一体化和船岸云一体化试点”,提出自2024年起,通过3年左右时间,支持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和70%左右的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虽然行业整体发展稳定,但在具体细分领域,受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影响,出现一定程度行业波动情况,根据交通运输部2025年3月发布的2024年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来看,虽然水运相关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5%,但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7%。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港口整体市场需求应能稳定,但具体部分行业细分领域可能受到投资规模缩小、项目执行周期延长、项目结算时间延后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
智能制造方向上,国务院于2024年3月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工信部牵头七部委于4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这些政策旨在促进先进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并支持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高端装备上的研发。政策还强调了智能制造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以及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智能制造“中国范式”。国务院4月例行政策吹风会上提出“聚焦工业领域重点行业开展四大行动全面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会上特别指出,国家要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普及应用和更新升级,推广应用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物流、传感检测、仪器仪表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开发应用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在此背景下,智能制造行业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的需求增长预期。
智慧海洋方向上,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智慧港口方面,交通运输部2023年底发布了《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和改造一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干散货码头,推进港口信息基础设施及航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港口智能感知设备及航道智能感知设备部署应用。深海养殖方面,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养殖水体1万立方米以上的深远海渔场建设,2023年及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建设海洋牧场,支持深远海养殖”。在此背景下,智慧海洋方向上智慧港口、深海养殖等方面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的需求增长预期。
油气相关设备方向上,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天然气2024年产量达到2464亿立方米,连续八年增产百亿立方米。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9.9%。
行业需求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全球能源转型双重驱动下正保持高速增长。国家能源局2024年底新闻发布指出,2024年前8个月,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2%,能源网络基础设施投资稳步释放,西气东输三线中段、西气东输四线等天然气骨干管网工程投资持续释放。辽宁、浙江、广西、山东LNG接收站投资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油气勘探、钻采、储运、管道维修等市场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的需求增长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主要涵盖:电子防务装备领域、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开展水声电子防务产品、特装电子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等方向上的研发生产并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如表)。
水下信息获取/探测/通信/对抗/导航系统及设备、水声救援设备、水声 换能器、各类水声仪器及器材、航空声信标、压电陶瓷元件等
电连接器、线缆连接组件(深水密封连接器、大电流大电压连接器、电 流传感滤波连接器)、特装电子器材、特装电子元件等
智慧城市相关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人脸识别预 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智慧场馆/园区信息化平台、不可移动文 物保护系统、智能化综合弱电系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设计和实施)、 智能交通系统及设备(客流统计系统、交通信号控制设备)、轨道交通智 能运维系统装备、涉密信息系统、工业及特种LED照明产品等
智慧港口智能系统装备、深海养殖智能系统装备、船舶智能信息系统设 备、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系统
油气勘探装备、油气储运装备、油气输送设备、油气管道维修设备、油 气钻探和开发装备等
主要用于水下信息探测与对抗、水下信息获取、水下信息传输、水下信息系统控制以及水声救援。
主要产品有抗恶劣环境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典型整机类产品,以及模块级产品相关的硬件、固件、软件、结构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防务领域,以及航天、航空、电子等重要行业或领域。
主要产品有轴角转换器、编码器、运动控制系统、操控设备、综合集成机电系统等,广泛应用于船舶、兵器、航空、航天、电子、核电、高铁动车、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重要行业或领域。
主要产品有模块电源、雷达电源、脉冲电源、集成电源、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等重要行业或领域。
主要产品包括卫星通导系统及设备、自主产权多模GNSS芯片、多模接收机、北斗终端定位设备、海上移动平台安全防护系统、海洋观测机动调查设备等,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主要产品为电连接器、线缆连接组件(深水密封连接器、大电流大电压连接器、电流传感滤波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海、陆、空等防务装备与试验设备等,是防务领域不可或缺的元器件级部件。
油气储运装备主要产品为LNG船岸装卸系统、LNG输送与转驳系统、LNG装卸车撬,广泛应用于LNG接收站、LNG调峰站、LNG液化工厂、LNG加注船、LNG加注站、FSRU(浮式储存气化装置);油气勘探装备主要应用于各大油田复杂井况的油气勘探;油气勘探高温高压过钻头测井系统主要应用于各大油田非常规复杂井况的油气勘探业务;管道封堵抢修成套设备,主要应用于长输油气管线的正常维修改造和突发事故的抢修;油气钻探和开发装备主要产品为天线罩、造斜器、扶正器等油气钻采配套产品,主要应用于油气资源的钻探和开发。
主要产品包括智慧城市工程、城市交通集成、高速公路集成、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装备、无线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厂房智慧照明系统、港机登机安全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换热站无人值守远程系统、智能无线通讯路灯、信号控制设备、交通感知设备、智慧城市软件产品、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软件产品、LED灯具、特装卡车前照灯、眩目拒止设备等,主要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智慧城市领域、政企数字化转型领域以及特种照明等应用方向。
主要产品包括船海岸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系列产品、智慧港口智能系统装备、深海养殖智能系统装备、船舶智能信息系统设备、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系统等,主要用于智慧港口、智慧养殖、智能船舶、智慧航运、海洋环境观监测等行业领域。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加工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清洗机、智能装配生产线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材料应用等重要行业或领域。
主要包括太阳能光热电站镜场智能清洗车,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电站运维;风电制动器、转子锁、发电机滑环等,广泛用于各类风力发电机组;工业烟气净化设备、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节能环保装备,主要用于冶炼、发电、化工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锅炉除尘脱硫脱硝以及污水处理。
公司生产经营业务主要通过下属企业进行,下属企业经营工作主要围绕研产销开展,还包含部分工程项目承接、服务项目接单。主要经营模式为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经营模式和产销结合、市场预测的综合经营模式。
公司防务类业务采购由各子公司专门业务部门负责,严格遵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从合格供方中采购,遵循价格优先、质量优先和服务优先的采购原则;对于客户指定的供货商,一般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定点采购。部分产品采购还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市场预判,针对长周期物资进行部分预投产。
公司非防务类业务采购由各子公司专门业务部门负责,严格遵照质量体系的管理要求,以合格供方采购为主。
公司业务采取订单式生产为主,先接订单,再依据订单的要求,采购原材料,最后组织生产。
公司防务类业务主要依据客户下达的任务和计划,与客户或相关总体单位、总装单位签订订货合同;非防务类业务则以竞标、业务洽谈等方式获取合同,根据合同要求组织生产并交付,实现销售。
公司防务类业务的主要产品由客户的采购主管部门采用成本加成或招标竞价的方式定价,定价过程由客户的审价部门进行主导,并最终确认产品的价格;非防务类业务产品主要采用市场化方式,参与客户项目竞标,以中标价格定价。
根据项目竞标中标后所签项目合同或服务接单后所签服务合同,严格按照各下属子公司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开展工作。
(一)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2023年面向 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 可交换公司债券质押专 户
国新央企运营投资基金 管理(广州)有限公司 -国新央企运营(广州) 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报告期内,中船重工集团、七一五研究所、七二六研究所、 杰瑞集团、中船投资受中国船舶集团实际控制,按照证券监 管相关规定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国新央 企运营投资基金管理(广州)有限公司-国新央企运营(广 州)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与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 份有限公司,因受同一控制人控制,按照证券监管相关规定 构成一致行动关系。除此外,公司未知其他无限售条件股东 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 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二)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三)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四)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7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65%;实现利润总额2.7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11%。基本每股收益0.320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0%。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17.44亿元,负债总额33.31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84.14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1.45亿元。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